2024-04-18

健全课后教育和管理机制,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成长环境

来源: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5-03-17点击数:135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外来人员的迅速增加,也使他们在我市城区学习和生活的子女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全市2012年共有17岁及以下的流动儿童5232人,2013年增加到12570人,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流动儿童分布在各中小学上学,成为城市学生队伍的一部分。在流动儿童平等享有城市公共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大量流动儿童中的小学生放学后去哪里?谁来履行课后流动儿童的校外教育、管理和安全监护责任?尤其我市规定市区小学校每周一、三下午放学时间为3点钟,周二、四、五放学时间为下午四点钟。由于这个时间放学后流动儿童家中无人,又没有亲属在身边,因此多数流动儿童没有人看护;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许多流动儿童放学后不能到当地学生“小饭桌”那里写作业,只能在街里闲逛;加之教育部门在“减负”规定中严格规定了学生在校时间,学校也怕承担安全责任,因而一到放学时班主任老师就将学生带出校园。上述原因导致流动儿童放学后放任自流,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健全课后教育和管理机制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成长环境,这是当前外来务工人员迫切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也是加强我市城区流动儿童教育和管理的一个民生问题。 在解决城区流动儿童放学后到哪里去的问题上,营口市西市区红运社区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这个社区从2007年5月开始,创办了流动儿童“四点钟学校”。每当小学放学后,他们就派人把社区附近的流动儿童小学生和双职工家庭的小学生接到社区活动室,由社区关工委“五老”骨干和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辅导员,组织小学生完成作业,并举办思想道德教育讲座,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直到家长下班把孩子接走,使流动儿童小学生在有组织的活动中度过有意义的课余生活。我们认为,在城区流动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儿童“四点钟学校”或课后活动站,利用公共资源为流动儿童搞好服务,红运社区的做法值得大力推广。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加强社区流动儿童课后教育和管理工作。学校教育形成了孩子特别是流动儿童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良好环境。但是,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当孩子们从学校放学之后,十分需要一个安全、健康、适合他们读书、做游戏和陶冶情操的场所。现在,在社会上能够找到这样无偿提供的场所并不多,特别是能够根据流动儿童学习、成长需要的场所就更少。这种场所大多只能依靠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来解决。由社区创办“四点钟学校”或“小学生课后活动站”之类的公共服务机构,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延伸,又是校外教育和管理的一种创新形式,同时也是搭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的有效平台。城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把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提供像红运社区“四点钟学校”式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让流动儿童同等享有城市公共资源。 二、利用公共服务资源,为流动儿童课后教育和管理搭建多样化平台。城市基层社区是城市教育和管理的基础,是居民自治性组织。应充分利用这种公共服务资源,在教育、管理和服务流动儿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社区有政府多年来投入的活动室、图书室、电脑室等硬件设施,能够为流动儿童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和活动的场地及设备;二是社区有乐于奉献的关工委“五老”骨干和志愿者队伍,有负责社会治安的派出所驻社区民警,能够为流动儿童中小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思想道德教育、特色突出的心理健康指导、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辅导和安全可靠的关爱呵护;三是社区有完善的党团机构和居委会,能够充分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通过协商民主来充分听取流动儿童及其家长意见,办好学生社区课后学校和活动站。各城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好社区这些宝贵的公共资源,满足流动人口包括流动儿童的需求,使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和谐地融入我们这座开放城市。 三、完善公共服务内容,为流动儿童课后教育和管理提供良好条件。社区“四点钟学校”或“课后活动站”虽然是课外教育,但它不应等同于课后补习班。社区应在及时准确指导学生完成学校作业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一是组织科技制作、艺术书画、语言阅读、科学普及等讲座、辅导,提高流动儿童知识和科技水平;二是进行革命历史、国防知识、中国梦等教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展览等,促进流动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三是进行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教育,培育流动儿童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四是组织流动儿童参加社区义务劳动、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做好事等公益性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文明习惯;五是进行防火、防地震、遵守交通法规和避险、避伤害等知识教育,增强流动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创新公共服务机制,实现流动儿童课后教育和管理的普遍性、常态化。坚持为流动儿童办好事、办实事,贵在普遍和经常。一是城市社区党团及关工委组织要把为流动儿童创造课后教育和管理纳入社区工作重要日程,高度重视,组织队伍,开辟阵地,精心实施;二是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从学生放学后的接送、课程和活动安排,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以及家庭情况等,都应有人负责,一抓到底;三是教育和活动的合理安排、科学进行,既应着眼于流动儿童课后有人管,更应注重安排的学习和活动具有吸引力,能够符合青少年特点和需要,培养流动儿童广泛兴趣,使他们想参加、愿参加,参加后有所收获;四是建立制度,防止活动时冷时热;五是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市妇联)应是流动儿童课后教育和管理的指导和牵头单位,应制定指导意见,总结和推广红运社区“四点钟学校”经验,督促检查流动儿童课后教育和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社区党团组织负责流动儿童课后教育和管理计划的实施和落实。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应参与流动儿童的课后教育和管理工作。教育部门和社区共建单位应有计划地派出专业教师和人员为流动儿童活动站、“四点钟学校”等授课;六是注重“融入”,着眼于“和谐”。社区应采取具体措施,加强社区本地儿童与外来流动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增进了解。比如建立“一帮一”制度,组织学习成绩好的本地儿童与学习成绩较差的流动儿童结成对子,开展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再比如组织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一起举办联欢会、“夏令营”等活动,使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加强交往,增进感情。要通过创新公共服务机制,形成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公共服务局面,使流动儿童在关心、关爱、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