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感恩奋进四十载 全面振兴再突破》——九三学社喜迎盘锦建市40周年优秀征文展播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0点击数:13

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这里地势北高南低,河流众多;这里矿产丰富,因油成城;这里蟹肥米香,享誉世界。这里不仅是我土生土生的家乡,更是我念兹在兹的精神家园。

儿时,我家住在双台子区湖滨公园的码头旁。在老盘锦人的口中,她是“进城赶趟集,不坐车马就骑驴”的人稀地远的闭塞之地;在父辈的回忆里,她是“一条马路望两头,没有公园没有猴”的大屯子。而生于八十年代的我,幼年的记忆中,她却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每次想起郁郁葱葱的苇草,就想起那些在公园玩耍奔跑时的幸福时光。那时候的双台子区,虽然还没有一条像样的柏油路,但已经能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勃勃生机。每到年节,父亲总会用凤凰牌浅蓝色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驮着我去东风市场采购。那时,市场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人们面带喜气,大包小裹,满载而归。而市场里的菜品更是一年比一年丰盛。连刀鱼、海蟹、墨斗鱼等老辈人梦寐难求的海货作为食材,也被做成各种美味佳肴,放在了寻常百姓的餐桌上。而年轻人的婚礼,也开始与国际接轨----婚纱照,电冰箱、五十寸大彩电等新潮的家电也成为家庭的标配,时髦的港风衣饰,“四大天王”的追星热……让流行的风潮此起彼伏,一切都彰显着从百废待兴到百业俱兴的新活力。

红胜火  绿如蓝

盘锦,迎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而生,踏着奋斗发展的节奏前行。1984年开始建市,从一座楼房到一个公园,从一条马路到车水马龙,从只有少数人享受的自来水到千家万户饮上了辽河水……盘锦人攒足了干劲,甩开膀子在这片钟灵毓秀、生生不息的土地上勤劳耕耘,用实干把梦想的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将年华与情怀、牺牲与奉献深深熔铸进城市发展的血脉中,凝聚成独属于盘锦的城市精神,沉淀成具有鲜明盘锦特色的城市色彩。

绿色,是一种充满生机的颜色,也是一种孕育美好的颜色。辽河奔腾,见证了潮起潮落也见证了绿满盘锦。盘锦的绿在城市,在乡村,更在自然生态,它在奋起追寻中,从成长型资源城市,发展成为一座率先迈入小康的绿色旅游之城。当第一缕春风吹过辽河,便仿佛在演奏一首绿的乐曲,两岸的芦苇随风起舞,荡漾起一汪汪绿色的柔波。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接碧连天的芦苇荡,孕育了盘锦优质的湿地资源,让这里不仅成为纯绿色的生态景观,更让这里成为殷实的北方鱼米之乡。城市的发展蒸蒸日上,当年那条记忆中的土路,早已被阡陌纵横的宽敞柏油路代替,鳞次栉比的高楼托起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盘锦,乡村振兴的步伐铿锵有力,土房子换成了新平房,新农村代替了旧乡下,土地流转、认养农业,一个个新名词、一项项新举措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鼓起“钱袋子”,昔日的“南大荒”真正变成了“米粮仓”。盘锦的绿在发展观念,全市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数字盘锦,制造强市”建设,以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破解转型发展的“密码”,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的产业之路。走进盘锦辽滨经济技术开发区5G智慧园区管控中心,“无废城市”建设在这里成为现实。园区内一整面墙的电子屏幕,正实时显示着园区内的生产运营情况,为企业监管提供预警,也为精准执法提供了技术支撑。盘锦市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重点工作,以绿色园区创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城市从“废矿伤疤之痛”到“红滩绿苇翔白鹤”诗意转身。

红色,是永恒信仰的颜色,更是盘锦人血脉中的热情。盘锦的红轰轰烈烈,血脉喷张,当秋天的稻香弥漫,别处的金黄灿灿却在羡慕着盘锦的极致红,去湿地看壮观的“红色海滩”成为许多人来盘锦的必打卡项目,那扑面而来的绚烂红,热烈如火,鲜艳欲滴,成为自然鬼斧神工的佐证,征服着见识过它容颜的你。据说,红海滩是辽河移山填海的自然产物,从辽河上游奔涌而来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在入海处交汇沉积,形成了富含有机物的滩涂,为碱蓬草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于是在经年累月中酝酿出这一片震撼人心的生命色泽,也成为盘锦人开疆拓土、向上生长的精神图腾。盘锦的红穿越时光,回味悠长。盘锦虽然是辽宁省建市最晚、面积最小的城市,但这里人文底蕴丰厚,决定中国命运的甲午战争之田庄台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这悲壮的陆战虽以失败告终,却提醒着一代代后来者,前师不忘后世之师。党的十八大以来,盘锦市坚持以党建为红色引领和政治支撑,红色引擎坚强有力,凝聚起基层治理的红色力量。积极打造智慧党建服务平台,推进“一站式”服务,用心用情为民纾困解难;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充分践行“枫桥经验”,运用乡规、民约、亲情等多元化方法开展基层治理,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幸福家”“陆万长”等金牌调解室,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慢步走  快步赶

2023年5月,盘锦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动员大会拉开了盘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指示批示精神的帷幕。从那时起,全市上下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立志要打好盘锦经济发展的“翻身仗”,实现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的宏伟目标。

新旧动能转换,以快至胜方为上策。辽河油田坚持油气与新能源并重,油气生产运行提质提速;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多条新增马达高端生产线24小时持续运转,融合发展渐入佳境;华锦阿美石化盘锦精化及原料项目正式启动……轰鸣的工地,忙碌的生产线,共同转动着新旧转换的齿轮,加快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工业是盘锦的立市之基,要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必须在工业增长上下足功夫率先突破。盘锦市锚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东北粮食集散和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三篇大文章,不辱使命大力推动石化产业升级,产业级群不断壮大,发展动能不断激活,石化及精细化工生产全产业链渐具规模。

产业与生态共融,转型与重构并进,在快与慢的相得宜彰中找到符合盘锦实际的发展节奏。筑牢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既是盘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也是盘锦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筑牢乡村的幸福根基,是一项利长远厚积淀的慢工程,重在夯实根基。走进盘锦市兴隆台区新工街道粮家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一张张洋溢幸福笑容的脸庞,令你不敢想象,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新一届的村委,从乡村环境整治入手,改善乡村乡貌,倡导文明风尚,以“三变”改革经营村庄,如今的粮家村,旅游火了、产业旺了,后进村实实在在变成了“幸福村”。近年来,盘锦市把大米品牌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和民生工程,健全完善“联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推进盘锦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盘锦大米的品牌价值登上全省区域品牌榜首,“辽宝”牌“红海滩1号”优质稻种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上荣获组委会金奖。美丽的大盘锦用实际行动打赢了这次攻坚破难的战役,虽慢步走,但用踏实稳健的快步赶,突破自我,勇于创新,成为了辽宁省知名城市之一。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大力实施“三年行动”战略,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盘锦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以港兴市,立足禀赋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加快项目建设,争做主战场、勇当排头兵,实现了从工业核心到生态绿心、从治理革新到服务创新、从石油之都到融合发展的深刻蜕变,这其中,变的是求新求进的思维,不变的是蕴含在盘锦人骨子里不服输的韧性和闯劲。

一如奔腾不息、波澜壮阔的辽河,无论经历怎样的过往,它始终沉静宽厚,守护着盘锦的过去和未来。如今的盘锦上下同欲、众志成城,共生、共存、共荣、共赢的理念深入人心,它张开广阔的怀抱,秉持“一家人、一家亲、一条心、一盘棋”的发展理念,伸出橄榄枝,广纳天下英才,从作风之变破题,从优势产业挖掘,从补齐短板发力,从资源禀赋蝶变,从融合发展突破,从民生福祉发愿,奋力书写谋振兴之路的新篇章。

吹着辽河的风,饮着辽河的水,当年在公园里奔跑的小姑娘,如今已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也亲历了这座城市的风物之美、活力之美和文明之美。从2017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之列,文明成为盘锦又一张闪亮的名片,在这坐温暖的城,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千家万户,实现了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让幼有善育、学有优教。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等教育理念更是让盘锦成为了教育改革先锋城市,教育因盘锦而美丽,盘锦因教育而成名。           

风起辽东湾,潮涌渤海滨。又一次伫立在辽河岸边,一望无际的芦苇在微风中沙沙作响,远处的稻田农人正在忙碌,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车辆穿流不息,一列高铁携带着速度和激情疾驰而过,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盘锦的四十年,也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四十年,四十年,我们从贫瘠走向繁荣,精彩的经济的数据鼓舞人心,漂亮的民生答卷催人奋进;四十年,我们从胆怯走向自信,多彩的科技图谱引人入胜,璀璨的文化传统令人心醉。

作为年青一代的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生逢盛世,惟有感恩前行,扛起时代之责,担起发展之重,把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全面倾注在教育的旅途之上,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永守心中的发展之灯,传递爱、播种爱,把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回馈给这片我深深热爱的沃土,以感恩之心向前!向前!再向前!回眸往昔,那里有老一辈奋斗的足迹,我们应不忘初心,蒙故业、因遗策;展望未来,我们将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新的美好。

新时代的盘锦人,将不负期待,昂首阔步迈向新的征程。我期待,那个展翅腾飞的盘锦!我期待,那个更加辉煌的盘锦!(作者:程晓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