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学习先贤 凝心铸魂】李士豪先生生平事迹简介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8点击数:381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为开展好“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开展“学习先贤 凝心铸魂”活动,通过回顾九三学社先贤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同行的事迹,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集智聚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生平简介】 李士豪(1914-199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32年在唐山交通大学土木系,获工程科学学士学位。1936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水利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3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数理系进修数学。 1939年任重庆中央大学水利系教授,兼水利委员会视察工程师。1947年任水利部技正兼器材司帮办。1949年在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土木系水利系主任。1992年逝世于大连。

【科学成就】 首次应用高速水流电测技术 在50年代初,中国水利科学研究中极少采用电测技术,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李士豪于1955、1956年开办了两期电测技术学习班,请苏联专家讲课。两期学习班后,大连工学院采用电测传感器,测量水流的脉动流速、脉动压力、水位、应力、振幅和振动加速度等,使大连工学院水利系的实验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刚从美国归来的钱学森教授到大连工学院水利系参观时说:回国后走了很多地方,在这里第一次看到在水利工程试验中使用电测技术,感到非常振奋。电测技术是量测随机脉动量的有力手段。考虑到中国将来会建立一大批高坝,泄洪流速比较高,从国情出发,李士豪于1956年开始研究护坦(溢流坝后平坦的使河床质不被冲刷的保护结构)上的水流脉动压力。这是高速水流的基本问题之一。他是国内最早开展水流脉动压力的研究者之一。在李士豪的影响和组织下,高速水流问题成了大连工学院土木系的主要科学研究方向之一,40年从未中断,具体的研究课题一直和中国水利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密切结合。 60年代初,李士豪就准备研究高速水流引起的空化空蚀问题,因种种原因,大连工学院研究空化空蚀的基本设备一直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陆续建成。那时已年过花甲的李士豪仍亲自参加坝面凹槽等不平整度空化问题的实验研究和指导数值模拟。在他的倡议下,大连工学院水利系于1983年成立了高速水流研究室。这个研究室在他的指导下研究过10多个高坝的空化空蚀问题,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为了搞清空化空蚀的机理,他又组织高速水流研究室开展了泡动力学研究。已是70高龄的李士豪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并组织完成了“泡动力学及其应用”项目,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有的专家说:“70年代中国在这个领域中还几乎是空白。李士豪教授主持的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使这种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改观。” 编写《流体力学》教材 李士豪自1956年开始指导研究生,他的研究生们也大多从事高速水流的研究。多少年来,他一直坚持研究生选题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并亲自为研究生讲课和修改论文。80年代末,他已年逾古稀,但仍在为研究生讲授“边界层理论”,并历时5个春秋,三易其稿,出版了供水利建筑类专业的研究生使用的《流体力学》教材。

【政治贡献】 李士豪是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是九三学社大连地方组织的创始人。 李士豪曾于1941年参加由梁希、潘菽、金善宝等人组织的自然科学座谈会,后经潘菽介绍,与梁希、金善宝等自然科学座谈会的人共同加入由许德珩、潘菽等人发起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并于1945年9月,在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与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等人共同受到毛泽东的接见。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正式成立,李士豪为其中16名理事之一。1949年3月,大陆解放前夕,李士豪自南京至上海,后绕道香港、朝鲜,辗转到大连,就教于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成为后来九三学社在大连建立和发展组织的一颗火种。建国初期到1952年九三学社在辽宁地区筹备和建立组织前夕,李士豪是辽宁地区唯一的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当时李士豪在大连工学院任土木系主任(1954年后改为水利系)、教授。1952年下半年,九三学社中央决定在辽宁地区筹建组织,在沈阳建立分社,新发展了14名社员,这样辽宁共有九三学社社员15人,沈阳14人,旅大1人。九三学社旅大直属小组的筹备和建立是1956年,由于李士豪是旅大地区唯一的社员,筹建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他身上。1956年12月9日,成立九三学社旅大直属小组,李士豪为直属小组负责人。1957年4月14日,成立九三学社旅大分社筹备委员会,李士豪任副主任委员兼任组织部长。1958年10月8日成立九三学社旅大分社,并召开第一次全体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分社委员会。至此,在李士豪的努力下,九三学社在大连有了组织,并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起来。1981年3月,因旅大市改名大连市,旅大分社也随之改名为大连分社。从1984年6月初开始,根据九三学社中央要求和新章程的有关规定,将分社机构改建为市级委员会,大连分社改建为大连市委员会,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一届委员会。

【轶事选编】 服从安排 不讲价钱 李士豪为人澹泊,不重名利,为其他同志从事科学研究做了大量的搭桥铺路工作。1965年,大连工学院承担了部分水下爆炸的研究任务,由李士豪负责。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除水利系外,还有无线电系和力学系等。因此,李士豪既要联系院内外的关系,还要协调院内各有关单位的任务,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他兼任科研处长和教务处长时,经常因开会和行政工作多需要住在集体宿舍。由于工作忙,能用于课题研究的时间很少。他的一位研究生觉得,一个二级教授,何必做那么多“杂事,就对他的导师说,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李士豪明白了研究生的含意,就回答说:“要服从党组织的安排,这很重要。” 为研究生服务 李士豪从来不要研究生为他服务,反而倒过来为研究生服务。即使在他担任水利系主任兼科研处处长的时候,他仍竭力挤时间为研究生查找文献,并把法文、德文的有关文献全译或摘译后供研究生阅读。1984年以后,已是70多岁的李士豪,每星期至少有三四个上午到图书馆查文献,凡和研究室的研究课题有较密切关系的文献他都复印后交给有关课题的负责人。他光为他的一个研究生所复印的文献叠在一起,已有两尺多高。研究室每接一个新的任务,每开一个新的课题,李士豪很快就会给大家准备好有关的主要文献。1991年,研究室承接了一个水库中冰盖形成及冰压力的研究任务,这对研究室是一个陌生的课题,李士豪主动承担了收集文献的任务,时隔不久,他就复印了十几份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加速了该任务的进展。 淡泊名利 李士豪指导的研究生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时,一般他不署名。他说,工作主要是研究生做的,不要署他的名。一次,他的一名研究生把一篇论文寄《水利学报》编辑部,文章上同时署了李士豪的名,他坚持不肯。这时,研究室的另一位教授对李士豪说:“您的名气比较大,挂上您的名,文章也许好发表一点。人家当了您的研究生,总得让年轻人沾一点光啊!”后来,这篇文章刊登了,但李士豪本人填写各种登记表中的“论文、著作”栏时,他从未填写过这篇文章。李士豪负责的“泡动力学及其应用”这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后,研究室决定申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按常规,题目负责人是项目完成者之一。李士豪是该项目的带头人和组织者,但他不同意列上他的名字。他说:“题目虽然我挂了名,但我已经退休,没有做什么工作,不挂我,感到很坦然,挂了我,反而压力很大。”最后,获奖人中没有题目负责人李士豪。李士豪离休后,研究室发给他的科研酬金他一分钱也没有要。早在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李士豪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分担党和国家的困难,于是每个月交100元至200元党费,一直持续了好几年。